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血粘度偏低

医生头像

周恒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血粘度一般指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偏低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因为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就会出现血液粘稠度偏低,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血液粘稠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血液粘稠度也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指标,与血液中各种血细胞成分数量的多少以及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性有关。血液粘稠度偏低一般见于贫血的患者,患者需要通过血常规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引起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颗粒、葡萄糖酸亚铁胶囊、山梨醇铁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失血性贫血引起的,患者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血液粘稠度偏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比如牛奶、鸡蛋、瘦肉、苹果、香蕉、芹菜、菠菜等,还要戒烟、戒酒,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