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感染HIV的概率通常较小。
HI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牙龈出血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会感染HIV。虽然牙龈出血意味着口腔内有创口,理论上如果接触到含有HIV病毒且有足够病毒量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高危体液,存在感染风险,但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例如,在普通的社交场合、共用餐具、日常的亲吻(非深度长时间的法式亲吻)等行为,即使一方牙龈出血,感染HIV的可能性也极低,因为这些场景中一般不存在大量的HIV病毒。然而,在一些特定的高危情境下,如与HIV感染者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者在不正规的医疗场所接受牙科治疗,使用了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且器械上有HIV感染者的血液残留,此时牙龈出血就会大大增加感染HIV的风险。
如果存在牙龈出血且怀疑可能接触到HIV相关高危因素,如近期有不安全性行为、在不正规场所进行有创操作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