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原理是什么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针灸是一种以中医思想为基础,结合针刺和艾灸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节来达到阴阳、经络和气血的平衡。
首先,从中医的视角出发,经过长时间的医学实践,可以认为,当人体保持健康且没有疾病时,意味着人体已经达到了阴阳均衡、正气旺盛和经络畅通的状态。当人体疾病发生时,则是阴阳失调、正虚为病。当人体出现疾病时,阴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正气变得虚弱,无法对抗邪恶之气,导致经络中的气血流通受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针灸治疗进行调治,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针灸不仅有助于调整阴阳的平衡,还能增强身体的正气,驱除邪气,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并有助于恢复人体健康状况。所以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运用针灸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有一定的治愈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再者,根据研究发现,针灸不仅具备调整、止痛和组织修复的功能,还能够治疗涉及多个器官、多个系统以及妇儿科、五官和皮肤等多个领域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由专业医生来进行针灸,不宜自行操作,避免损害身体。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