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了胎动不一定会变多,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临近分娩,胎儿在宫内的活动情况备受关注。一般而言,在分娩发动前,随着胎儿入盆,胎儿头部固定在骨盆入口处,活动空间相对减小,胎动可能较之前略有减少,幅度也会变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有些孕妇会感觉胎动变多,原因各不相同。一方面,孕妇临产前情绪紧张、焦虑,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可透过胎盘影响胎儿,使胎儿处于相对兴奋状态,胎动增加;另一方面,若存在胎盘早剥、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胎儿宫内缺氧,初期会表现为胎动频繁,试图挣脱不良环境,需立即引起重视。还有,孕妇在临产前进食、活动后,血糖升高、血液循环加快,胎儿也可能变得活跃,不过这种胎动增多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且胎动规律。
日常护理上,临近分娩的孕妇要学会正确数胎动,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将三次结果相加乘以4,正常12小时胎动应不少于10次。若发现胎动明显异于平常,不管是突然增多还是减少,都要立即平卧,放松心情,再数一次胎动确认情况,若仍异常,及时前往医院待产,通过胎心监护、超声等检查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同时,孕妇要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分娩相关知识,家人给予充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