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老伤口结疤、发黑、瘙痒一般和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瘢痕增生、皮肤炎症、异物残留、皮肤恶变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具体情况,然后遵医嘱处理。
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伤口愈合后,由于局部血管受损、受压或其他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供应不足会使伤口部位的皮肤颜色变暗,结疤处缺乏营养和氧气,容易出现瘙痒。可进行局部热敷,如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促进血液循环;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伤口。
2、瘢痕增生:伤口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瘢痕。可能是由于伤口较大、深度较深、愈合过程中感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结疤、隆起、瘙痒等。避免搔抓瘢痕,以免加重瘙痒和刺激瘢痕增生。可遵医嘱涂抹积雪苷霜软膏,促进创伤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软化瘢痕,减轻瘙痒。
3、皮肤炎症:伤口处皮肤发生细菌、真菌等感染,引发炎症,可引起瘙痒、发红等症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水和污染。遵医嘱使用消炎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夫西地酸乳膏,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的作用。
4、异物残留:如果伤口内有异物如灰尘、沙石、玻璃碎片等残留,可能导致长期不愈,出现结疤、发黑、瘙痒等症状。可能需要做手术取出异物,手术原理是切开皮肤,仔细探查伤口,找到异物并取出,然后对伤口进行清洗和缝合。
5、皮肤恶变:长期不愈的伤口有恶变的可能,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可能是由于伤口反复刺激、慢性炎症、紫外线照射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伤口形态改变、颜色加深、溃疡、出血等。需及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术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日常注意避免搔抓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