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心长小粒粒像小疙瘩一样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湿疹、汗疱疹、真菌感染、过敏反应、手足口病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1、湿疹:湿疹可发生在手掌心,表现为小疙瘩、红斑、瘙痒等。可能与接触刺激性物质、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常用药物有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2、汗疱疹:常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等部位,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水疱干涸后可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可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尿素乳膏、水杨酸软膏等。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减少手部出汗。
3、真菌感染:手掌心受到真菌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小疙瘩、瘙痒、脱屑等症状。如手癣,可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洗剂等。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
4、过敏反应:接触某些过敏原,如清洁剂、化妆品、金属等,可能引起手掌心过敏,出现小疙瘩、瘙痒等症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过敏药物。及时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5、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除手掌心出现小疙瘩外,还可在口腔、足底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一般需要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搔抓手掌心的小疙瘩,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再次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可能的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