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起皮可能是外阴清洁不当、衣物刺激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疾病引起的,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外阴清洁不当:外阴皮肤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汗渍,甚至尿液、残留粪便刺激时,易发生瘙痒;外阴清洁过度也可能会使外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瘙痒。这些都是生理现象,如果女性进行抓挠,皮肤结痂后发生脱皮的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勤换卫生巾,不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
2、衣物刺激:女性穿着质地粗糙不透气的内裤、内衣过紧、有化学残留物的衣物也可诱发外阴瘙痒,剧烈抓挠后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出现结痂、脱皮的现象。女性应避免穿不透气或紧身的内裤,同时注意勤换内裤。
二、疾病因素
1、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女性外生殖器感染假丝酵母菌后可诱发该病,导致外阴奇痒、白带增多,呈白带呈豆渣样或者凝乳块样,抓挠后可起皮。建议女性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滴虫性阴道炎:阴道菌群失调容易受到毛滴虫的感染,从而诱发该病,表现为泡沫样分泌物、自觉不同程度瘙痒等,抓挠后可脱皮。建议女性遵医嘱使用替硝唑栓、高锰酸钾外用片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细菌性阴道病: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菌增加,可导致女性出现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白带稀薄等症状,抓挠后可脱皮。建议女性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当女性长时间外阴红肿、烧灼感或刺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变应原检测、病理检查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建议女性注意休息,平时仅用水清洗外阴,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