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佝偻病的分期通常是初期、活动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可能会有多汗、枕秃、鸡胸等临床表现。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分期
1.初期:佝偻病是一类多种因素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骨化障碍而引起的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佝偻病初期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尤其是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具体表现为多汗、易激惹、夜惊、枕秃等。
2.活动期:当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可能会进入活动期,在此期间,婴儿的骨骼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前囟边缘软、颅骨薄、头型变成方颅、肋骨有串珠样突起等。
3.恢复期:当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后,会逐渐步入恢复期,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血钙与血磷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如果患者在婴幼儿期时的佝偻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比如O型腿、X型腿等,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
二、临床表现
1.多汗:如果患有佝偻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多汗的临床表现,在睡觉的时候,衣服和枕巾可能会被浸湿,并且伴有酸味。
2.枕秃:枕秃是指枕部一圈头发稀少或没有头发的现象。如果患有佝偻病,患者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不能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可能会导致枕部头发脱落,出现枕秃的临床表现。
3.鸡胸:鸡胸是指胸骨向前隆起畸形,看起来像鸡或鸽子的胸。如果佝偻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骨骼改变,出现鸡胸的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为胸骨向前凸出,相邻肋骨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