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宝宝出汗臭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宝宝出汗臭可能是卫生习惯不良、臭汗症、局部感染、饮食因素、代谢性疾病等所致,建议及时就医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
1、卫生习惯不良: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宝宝洗澡、更换衣物,汗液中的尿素、乳酸等成分在皮肤表面堆积,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异味。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洗澡,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
2、臭汗症:可能与遗传有关,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分泌的汗液中含有较多特殊成分,如脂肪酸等,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臭味。轻者可通过勤洗澡、勤换衣物改善,严重时可外用氯化铝溶液、甲醛溶液、乌洛托品溶液,但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宝宝眼睛等敏感部位。
3、局部感染:宝宝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若出汗后没有保持干爽,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发生感染。炎症刺激可使局部出汗增多且有异味。若是细菌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新霉素软膏;若是真菌感染,可外用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同时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饮食因素:宝宝摄入过多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通过汗液排出,可能导致出汗有异味。调整宝宝饮食结构,减少此类食物摄入,多喝水,促进代谢。
5、代谢性疾病:某些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宝宝汗液成分异常,从而产生臭味,如三甲胺尿症等。这种情况需要就医检查,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宝宝出汗臭可能有多种原因,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随意用药,谨遵医嘱。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