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的危险性大于房颤,主要原因是室颤发病性质、症状严重程度都更高,治疗难度更大,甚至会引起死亡。
1.发病性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病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年龄增大、吸烟、酗酒等,患者发病时心房不能有效收缩,心功能轻微下降,但当左心室功能正常时,是没有明显影响的。而室颤是指心室乱颤并失去射血功能,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引起的,多见于冠心病、重症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缺氧缺血、电击伤等情况。
2.症状:房颤发作时,患者主要有心悸、气短、头晕,严重时有晕厥的情况;而室颤属于致死性心律失常,病情发作后,患者很快就会出现心脏停搏的情况,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晕厥、抽搐、呼吸停顿等,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导致引起死亡。
3.治疗难度:房颤患者及时使用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多数都可以有效控制病程进展。而一旦发生室颤,需立即由专业人士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及电除颤治疗,否则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失去生命。
需要注意,房颤不治疗也可合并严重的心脏疾病、脑卒中等,也需要引起重视。若感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及虚弱等,需要先去正规医院就诊,通过测量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平时保持饮食清淡,以低盐、低糖、低脂为主,注意休息、规律作息,病情发作者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