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黏膜下子宫肌瘤做怎样的手术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钳夹术、宫腔镜手术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宫腔镜手术切除。由于其组织结构与正常黏膜相似,在临床上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形态各异,因此选择的手术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1、钳夹术:当黏膜下子宫肌瘤从宫腔内移出宫颈口外时,患者有时可以选择在门诊中使用钳夹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涉及使用卵圆钳等工具来夹取子宫肌瘤的根部,并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扭转后取出。如果子宫肌瘤位于蒂部的黏膜下并且较为细小,有可能自然脱落。
2、宫腔镜手术切除:对于蒂部相对较粗的黏膜下子宫肌瘤,通常建议采用宫腔镜进行手术切除。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将宫腔镜置于子宫腔内的手术方法,在宫腔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蒂部和附着位置。利用宫腔镜进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切除手术是一种相对彻底的手术方式,但这种方法也可能对子宫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对于蒂部较为粗壮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在进行切除手术时,必须警惕可能出现的子宫穿孔情况。
3、腹腔镜辅助宫腔镜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黏膜下子宫肌瘤,通常建议使用腹腔镜辅助的宫腔镜技术进行微创手术,可以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
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月经量的增加、月经周期的延长或缩短,有时还可能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情况。因此,一旦发现黏膜下的子宫肌瘤,不论其大小,都建议进行外科手术。不论患者选择哪种方式来移除黏膜下的子宫肌瘤,手术后的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定期进行复诊,以确定是否有复发情况。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