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两侧密密麻麻小米粒,通常是由痱子、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粟丘疹等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痱子:秋季或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脖子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到头发及衣领的摩擦,导致小汗腺管阻塞。早期可局部使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如伴有瘙痒、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药物。
2、荨麻疹: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花粉、动物毛屑、铁制品等过敏原。首先用流动的清水清洗脖子部位,减少过敏原残留。然后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3、湿疹:与内外多种因素刺激造成皮肤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如瘙痒严重,还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不适,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4、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如衣领、洗涤剂、洗发用品等。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外用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消除炎症反应。
5、粟丘疹: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堆积在皮肤内形成白色颗粒。一般无须处理,如影响外观,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等,或者通过激光消融、电灼术等方法去除。
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以免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