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二度污染表现为羊水呈黄绿色或浑浊,提示胎儿可能有缺氧情况,可能是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时间过长、孕妇合并感染、胎盘功能减退、羊水过少等因素所致。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便进入羊水,引起羊水污染,可伴有胎心异常,如胎心过快或过慢。应立即进行吸氧、改变孕妇体位等处理,如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缺氧状况。同时密切监测胎心变化,必要时尽快结束分娩,可采用剖宫产或阴道助产等方式。
2、胎膜早破时间过长:胎膜破裂后,羊水与外界相通,时间过长易受细菌等病原体污染,同时胎儿在宫内活动可使羊水变浑浊。孕妇可感觉阴道有液体流出,若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母儿心率增快等症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同时尽快终止妊娠。
3、孕妇合并感染:孕妇患有妊娠期阴道炎、宫颈炎等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上行感染羊水,导致羊水污染,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症状。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呋辛酯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同时密切观察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4、胎盘功能减退:胎盘老化、功能不良,不能为胎儿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胎儿可能出现缺氧,引起羊水污染。可通过超声检查胎盘成熟度、羊水量等指标评估胎盘功能。若确诊胎盘功能减退,应尽快终止妊娠,可根据孕妇和胎儿情况选择分娩方式。
5、羊水过少:羊水过少时,胎儿在宫内活动受限,容易压迫脐带,导致胎儿缺氧,使羊水污染加重。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羊水指数判断羊水过少情况。若羊水过少合并羊水污染,应尽快结束分娩,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胎儿情况,预防胎儿窘迫进一步加重。
在孕期要注意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妊娠期感染性疾病。若出现胎膜早破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处理,减少羊水污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