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孕晚期肝功能异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头像

刘泽群 主治医师妇产科学

三级甲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孕晚期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期高血压、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等,若孕晚期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因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在肝脏内淤积并反流入血,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可伴有黄疸,肝功能检查显示胆汁酸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常用药物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可降低胆汁酸水平,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并监测不良反应。
2、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孕期肝脏负担加重,可使原有肝炎病情加重或使隐匿性肝炎显现。需进一步检查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3、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可导致肝脏血管痉挛、缺血,引起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可使用拉贝洛尔片等降压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变化。
4、药物性肝损伤:孕期因保胎或治疗其他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需及时停用可疑药物,一般轻度损伤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若损伤较重,可能需要使用保肝药物。
5、脂肪肝:孕期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肝,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可能升高。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来改善。
孕晚期不要自行服用任何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在治疗期间,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