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如何判断感冒

医生头像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河南省人民医院

判断感冒可以依据症状表现、接触史、体温变化、全身状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出现感冒症状应注意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1、症状表现:感冒通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鼻部症状,还可能伴有咳嗽、咽痛、头痛、乏力等。如果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劳累、受寒等情况下,感冒的可能性较大。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若症状较重可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冒灵颗粒、氨咖黄敏胶囊等缓解症状。
2、接触史:近期有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史,或者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增加感冒的风险。此时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考虑感冒的可能。可通过加强休息、多喝水等方式促进身体恢复,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3、体温变化:感冒时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7.5℃至38.5℃之间,也可能更高。可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果有发热且伴有其他感冒症状,很可能是感冒引起。低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若体温较高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
4、全身状态:感冒时可能会感到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观察自己的全身状态,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结合其他症状,有助于判断是否感冒。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必要时使用药物缓解不适。
5、实验室检查:如果症状不典型或者难以判断是否感冒,可以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感冒时血常规可能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实验室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判断。
如果怀疑自己感冒,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