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查过敏原的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主要针对特定类型的过敏原,操作相对简单;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应用广泛;激发试验更具针对性但有风险;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则从细胞层面辅助诊断。建议及时就医诊治,谨遵医嘱。
1、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点刺部位会在15-20分钟内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伴有瘙痒,医生可根据红肿范围和程度判断过敏情况。
2、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把可疑的过敏原敷贴在患者背部或上臂内侧正常皮肤上,用胶布固定,一般需敷贴48小时后去除。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反应,则提示对该物质过敏。
3、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取患者血液,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液中针对某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若抗体水平升高,则提示可能对相应过敏原过敏。
4、激发试验:包括鼻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例如鼻激发试验,将过敏原以一定方式引入鼻腔,观察是否引发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来判断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支气管激发试验则是让患者吸入可疑过敏原,观察呼吸功能变化,但这种方法有一定风险,需谨慎操作。
5、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抽取血液,在体外将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与可疑过敏原共同孵育,若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增加,则提示对该过敏原过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准确找出过敏原,为后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