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心慌胸闷焦虑不安失眠是怎么回事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心慌胸闷、焦虑不安、失眠一般和多种原因有关,如气血不足、情志不畅、心肺功能失调等引起心慌胸闷,情志内伤、痰热扰心、肾阴亏虚等引起焦虑不安,心肾不交、肝火扰心、脾胃不和等可能引发失眠。
一、心慌胸闷
1.气血不足:当气血不足时,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这可能与长期劳累、饮食不节、失血过多等因素有关。
2.情志不畅:情志因素在中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心脏的功能,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3.心肺功能失调:心肺功能不足或失调也会导致心慌胸闷。例如,肺气虚会导致气机不畅,影响心脏的供血和供氧;而心脏本身的病变,如心血瘀阻,也会导致胸闷不适。
二、焦虑不安
1.情志内伤: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波动等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进而出现焦虑不安的症状。
2.痰热扰心:痰浊和热邪蕴结于体内,上蒙清窍,扰乱心神,也会出现焦虑不安的症状。这可能与饮食不节、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3.肾阴亏虚:肾阴亏虚时,心火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容易出现心火亢盛的情况,从而导致焦虑不安。
三、失眠
1.心肾不交:当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火时,就会出现失眠的症状。这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
2.肝火扰心:肝火旺盛时,容易扰动心神,导致失眠。这可能与情志不畅、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
3.脾胃不和:脾胃主运化,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心神,出现失眠的症状。这可能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
针对以上症状,建议遵医嘱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平时还应注意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以辅助治疗并预防疾病的复发。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