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下奶的中药材有哪些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下奶即促进乳汁分泌,常见的下奶中药有通草、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等。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通草:性微寒,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的功效,适用于产后乳汁不下、乳少等情况。但气阴两虚者慎用,因为其性偏寒,可能损伤正气。
2.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归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作用,常用于产后乳汁不通、乳痈肿痛等。孕妇忌服,因其有活血之效,可能导致流产。
3.路路通:性平,味苦,归肝、肾经,能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适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用,因其有活血通络作用,可能加重月经过多或导致流产。
4.漏芦:性寒,味苦,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下乳的功能,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乳痈肿痛等。孕妇及疮疡破溃后正气虚者忌用,因其性寒且有解毒消痈之效,可能损伤正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下奶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辨证用药。其次,产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对促进乳汁分泌也非常重要。另外,如果乳汁分泌问题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