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汗多脚冷通常是阳气亏虚、寒湿困阻、脾胃阴虚、阴虚火旺、气血不足等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阳气亏虚:阳气具有温煦、固摄等功能。当人体的阳气亏虚时,机体失其温煦,就会出现肢冷;阳气亏虚,若失于固摄,就会出汗。阳气亏虚还常伴有神疲乏力、畏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稀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症。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温补阳气的药物。
2、寒湿困阻:如果寒邪兼夹湿邪侵袭人体,由于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就会出现肢冷;而湿邪有趋下之势,可能会使脚部出汗。寒湿困阻还可能伴有头身困重、面色晦黄、腹胀便秘、纳呆、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症。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薏苡仁汤、小活络丸、独活寄生汤等散寒除湿的药物。
3、脾胃阴虚:久病虚劳、长期节食、进食过辛辣的食物等因素可能会让患者脾胃中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以及津液不足,导致脾胃阴虚,引起消瘦、手脚发热、容易出汗、面色萎黄等不适症状。患者可按照医嘱使用摩罗丹、阴虚胃痛颗粒等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尽量多注意休息,三餐规律饮食,对病情的恢复有帮助。
4、阴虚火旺:房劳过度、脾气暴躁、过度劳累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阴虚火旺,诱发盗汗、头晕目眩心烦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照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龟芪参口服液等药物改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多注意休息,减少房事的频率,对病情的恢复会有帮助。
5、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机体各脏腑的功能下降,各组织、器官代谢减慢,尤其是四肢末梢循环减慢,机体产热减少,从而导致脚冷。针对引起脚冷的不同病因,可以选择遵医嘱使用当归四逆汤等治疗。
平时避免疲劳,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劳逸结合,还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调理好脾胃,增强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