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过敏原可能不会有过敏反应,但会出现免疫反应。
过敏是机体发生的一种组织变态反应,是过敏原初次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与机体内的抗体结合诱发的一种反应。因此,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通常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但会出现免疫反应,即机体会对过敏原做出防御反应,产生抗体来清除抗原。
通常,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就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红、发痒、风团等皮肤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咳痰、咽喉发痒、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点刺试验、过敏原检查、斑贴试验等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如果出现皮肤症状还可以遵医嘱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来改善。
治疗期间,建议远离过敏原,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还要注意饮食,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