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脾肾虚气血不足湿气重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脾肾虚、气血不足、湿气重,可能与多种原因密切相关,包括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失养、情志失调、外感湿邪、久病耗伤、作息不规律与缺乏运动等,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
1、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失养:先天体质虚弱或后天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因素,可导致脾肾两虚,气血生化无源,同时影响水液代谢,形成湿气。治疗方法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主,可选用人参健脾丸、脾肾两助丸、归脾丸等药物,以增强脾肾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和水液代谢。
2、情志失调:长期情绪压抑、忧思过度,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进而影响脾的运化,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同时湿邪内生。治疗需调畅情志,辅以疏肝健脾、祛湿化浊的药物,如逍遥丸、柴胡舒肝丸配合参苓白术散,以调和肝脾,祛湿排浊。
3、外感湿邪:居住环境潮湿或冒雨涉水,外湿侵入人体,困阻脾阳,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进而导致气血不足和脾肾虚损。治疗需祛风除湿、健脾温肾,可选用风湿骨痛胶囊、独活寄生丸配合金匮肾气丸,以驱散外湿,温补脾肾。
4、久病耗伤:长期患病,正气耗损,尤其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逐步损伤脾肾功能,导致气血不足和湿气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同时辅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当归补血颗粒等,以恢复正气,改善体质。
5、作息不规律与缺乏运动:现代生活节奏快,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易导致脾肾功能下降,气血运行不畅,湿气内生。治疗需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同时,可选用四君子汤、健脾丸等药物,以健脾益气,辅助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生冷油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用药谨遵医嘱。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