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通常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表现为反复自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肛瘘突然出了好多血可能与饮食不当、久坐、大便刺激、反复感染、合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有关,需要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食用过多麻辣牛肉、麻辣鱼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导致粪便过于干燥,加大排便时粪便对肛瘘内口的摩擦,引起肛瘘破溃,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建议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火锅、麻辣烫等辛辣食物。
2、久坐:如果长期久坐,会导致肛瘘长期受到压力,导致肛瘘受压出现破口,从而出血。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久坐,坐立一段时间后可起身活动,避免肛瘘长期受压。
3、大便刺激:肛瘘一般会出现瘘管排便排气、分泌物增多、瘙痒等不适,当大便刺激局部时,有可能会诱发出血的症状。此时可遵医嘱选择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缓解症状。
4、反复感染:若发生肛瘘时没有及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且局部卫生不良,可能诱发细菌反复感染,可出现出血的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合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果患病期间受到病毒感染,或长期接触辐射,可能会合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使机体的血小板减少,此时可能会出现肛瘘大量出血的情况。需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来止血。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加强护理,避免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