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风寒感冒低热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一般处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中医针灸、饮食调理等方法缓解。
1.一般处理:适当地减少衣物以降低身体温度。多喝水,加快体内水液运行,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感冒恢复。注意保暖,天气变凉时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导致症状加重。
2.物理降温:毛巾湿敷额头或贴敷退热贴进行降温。洗澡或泡澡以降低身体温度。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手心、脚心、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可以带走体表多余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发汗散热的作用,可选取大椎穴、风池穴、风门穴等穴位进行按摩。
3.药物治疗:麻黄、紫苏叶、生姜、葱白等煮水喝,这些草药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如果低热持续不退,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荆防败毒散,其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当低热情况较严重,超过38.5℃时,可以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咳嗽、流涕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应用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中医针灸:中医针灸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有助于改善风寒感冒的症状。
5.饮食调理:风寒感冒期间,患者饮食要清淡,适当多喝水,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恢复。可以适当喝姜汁水,起到祛寒的作用,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物理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持续不下降或体温出现持续升高,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