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之一,可表明患者存在之前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这三种情况。具体是何种情况应遵循医嘱结合其它四项乙型肝炎检测指标综合判断。
1、之前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如果之前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则疫苗药效吸收后,可在人体内生成抗体。在疫苗接种后的半年之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通常可见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需注意,大多数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可在半年后消失。
{img}
2、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如果患者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则乙型肝炎病毒可在体内生成抗体,检测时可见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情况,同时还可见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表面抗原为阴性。
3、正在感染乙型肝炎:若检测为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期间,同时伴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原、核心抗原为阴性情况,提示患者体内虽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但病毒的复制能力有所下降。不过患者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还是需注意做好防护,以免增加传染几率。
如果出现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的情况,具体是何种原因,应根据其它指标结果综合判断,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