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了小腹最低处疼的原因包括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宫寒等,若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如需用药应遵医嘱。
1、原发性痛经:多发生在青春期女性,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增加,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疼痛,疼痛常位于小腹最低处及耻骨联合上方,多为痉挛性疼痛。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萘普生片等药物止痛。
2、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经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内膜细胞可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在月经来潮时,异位内膜也会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往往较重,且可能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常伴有性交痛、不孕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三烯酮胶囊、达那唑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但往往需要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
3、子宫腺肌病:主要是由于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导致的子宫肌层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月经期间子宫肌层收缩不协调,引起疼痛,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部位在小腹最低处,子宫常呈均匀性增大。可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等治疗。
4、盆腔炎:月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若原本患有盆腔炎,炎症在经期容易加重,盆腔组织充血、水肿,刺激周围神经引起小腹最低处疼痛,常伴有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发热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妇科千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宫寒:中医认为宫寒是因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内生,凝滞胞宫。月经期间,寒邪更盛,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异常,引起小腹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冷痛、隐痛,可伴有月经推迟、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等表现。可通过艾灸、热敷等中医理疗方法改善,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艾附暖宫丸、乌鸡白凤丸、少腹逐瘀颗粒等药物调理。
月经期间出现小腹最低处疼痛不要自行盲目用药。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小腹缓解疼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