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长了个凸起肉疙瘩一般是脂肪瘤、皮肤纤维瘤、寻常疣、结节性痒疹、皮脂腺囊肿等原因所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谨遵医嘱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1、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聚集形成。通常位于皮下,质地柔软,边界清晰,活动度好,一般无明显疼痛或瘙痒,生长缓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常因无意中摸到而发现。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2、皮肤纤维瘤:是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引起的一种真皮内的良性肿瘤。多因皮肤轻微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所致。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坚实结节,表面光滑或粗糙,颜色多为棕红色、黄褐色或黑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可有轻微瘙痒或压痛,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一般无需用药,必要时手术切除。
3、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刺激局部皮肤角质层细胞增生,形成凸起肉疙瘩。表面粗糙,呈乳头瘤样,可单发或多个聚集,颜色可为灰白色、棕色或正常肤色,一般无明显疼痛,可发生于身体部位,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
4、结节性痒疹:与过敏、昆虫叮咬、胃肠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初期为淡红色丘疹,逐渐演变为半球形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疣状,剧烈瘙痒,常因搔抓导致结节顶部抓破、出血、结痂,多见于四肢,尤其是小腿伸侧。建议患者谨遵医嘱,使用卤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沙利度胺片。
5、皮脂腺囊肿: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也可发生于腿部。囊肿呈圆形,中等硬度,有弹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与皮肤粘连,中央可有一小黑点,为皮脂腺开口被堵塞的表现,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建议患者谨遵医嘱,未感染时可手术切除,感染时先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感染,炎症消退后再手术。
腿上长凸起肉疙瘩的原因较多,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等,确定病因,然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挤压、搔抓,防止继发感染或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