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比较重要,从中医角度来看,晚睡晚起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足、损伤阳气、影响脏腑功能、情志失调、加重体内湿气等危害。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1.气血不足:晚睡晚起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夜间是气血调养的重要时段,错过了该时间,气血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和补充。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2.损伤阳气:中医认为,白天阳气旺盛,夜晚阳气收敛。晚睡晚起会使阳气不能按时收敛和潜藏,导致阳气耗散。阳气不足则会出现畏寒、肢冷、精神不振等表现,影响人体的抵抗力和新陈代谢。
3.影响脏腑功能:各个脏腑都有其对应的休养时间,如子时(23点至1点)胆经当令,丑时(1点至3点)肝经当令等。晚睡晚起会干扰脏腑的正常功能,影响肝胆的疏泄、心肺的气血运行等,进而引发一系列脏腑相关的疾病。
4.情志失调: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会影响心神的安宁,导致情志不畅。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睡眠不佳容易使人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5.加重体内湿气:晚睡晚起容易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虚弱则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导致湿气内生,出现身体困重、舌苔厚腻、食欲不振等症状。
平时应尽量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睡眠习惯,遵循自然规律。其次,若因工作等原因无法避免晚睡,应注意事后补充睡眠,调整作息。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饮食调理等方式来增强体质,减轻晚睡晚起对身体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