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一般指耵聍。偶尔不掏耵聍一般不得中耳炎,长期如此可能会得中耳炎。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是一种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中耳炎多由致病微生物自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发感染所致,表现为耳鸣、耳痛、耳道流脓、耳道闷胀感及听力减退等。正常人的耳部或多或少都有耵聍存在,偶尔不掏耵聍一般不会对中耳产生危害,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因此患中耳炎的。
不过如果长时间不掏耵聍,当局部被病毒、细菌感染或者耳道内进水时,可能会引起局部发炎,或者为病原体提供繁殖条件,加重炎症,从而出现外耳道炎、中耳炎、急性鼓膜炎等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建议平时注意耳部卫生,定期掏耵聍,尽量避免耳部进水,少戴耳机。如果自觉听到异常声音,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需要及时通过纯音测听、血常规、CT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比如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进行鼓膜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