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咬指甲导致指甲短一般可在就医后,遵医嘱采取心理疏导、饮食调整、行为干预、外科手术等措施促进改善。
1.心理疏导:经常咬指甲可能是心理方面疾病的表现,如强迫症或焦虑等。看到指甲长长后,心里会不自觉的想将其咬掉。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来逐渐纠正这一不良习惯。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如读书、看电影、跑步等,以减少咬指甲的冲动。
2.饮食调整:经常咬指甲也可能与体内缺乏某些营养元素有关,如钙、锌等。建议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钙、锌等营养成分的食物,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补充。
3.行为干预: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整洁和适当的长度,以减少咬指甲的机会。在指甲上佩戴保护套,以减少对指甲的直接接触和咬噬。通过记录自己咬指甲的时间、地点和情境,分析触发因素,并寻找替代性的应对策略。
4.外科手术:如果经常咬指甲导致指甲短,已经形成坚硬的坏死组织,或者甲床受到严重损伤,无法通过自然生长恢复。可以采取外科手术的方式清除坏死组织或进行甲床修复。术后可以遵医嘱涂抹修复药膏,并继续完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平时注意避免过度摩擦指甲,减少对指甲的摩擦和挤压,以免加重指甲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