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伤口愈合后长水泡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伤口愈合后长水疱,可能由局部摩擦、感染、湿疹、过敏反应、增生性瘢痕等原因引起,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对症处理。
1.局部摩擦: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因衣物或其他物品的摩擦,从而导致长水疱,可能伴有轻微疼痛。应减少摩擦,穿宽松、柔软的衣物,若受伤部位是手脚,可穿短袖、短裤。
2.感染:伤口受到细菌感染,致使其长水疱,通常还有红肿、发热的情况。需使用抗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阿莫西林胶囊等,用药需遵医嘱。
3.湿疹:内外因素导致湿疹发作,可造成伤口愈合处长水疱,往往伴有剧烈瘙痒、渗出。建议使用抗炎或者止痒的药物治疗,比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炉甘石洗剂等,用药需遵医嘱。
4.过敏反应:对伤口处使用的药物、敷料等过敏,可引起长水疱,还可能有皮疹、红斑。建议立即停止接触可疑变应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治疗,用药需遵医嘱。
5.增生性瘢痕:伤口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引起增生性瘢痕,使得局部长类似水疱的物质,可能伴有瘙痒、疼痛。需要外用积雪苷霜软膏、丹芎瘢痕涂膜、除疤膏等药物治疗,发挥软化瘢痕的作用,用药需遵医嘱。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保持饮食清淡,注意休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