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六十岁血压低

医生头像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

六十岁血压低,可能是长期卧床、药物刺激、营养不良、直立性低血压、心包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1、长期卧床:对于长期患病的人群而言,经常卧床可能会导致血压自稳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血压下降的症状。此时应注意及时调整体位,并按时前往医院复查。
2、药物刺激:患者平时过量吃硝苯地平控释片、复方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一般遵医嘱停药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
3、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等因素可能会诱发营养不良,随着年龄的增长,摄入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大量流失,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加重,进而诱发该病。建议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D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来补充。
4、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快速起身时,突然变换的姿势可导致短暂的全脑组织灌注降低,血压下降后可能会引起头晕、出冷汗的症状。患者注意体位改变时要放缓速度,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生脉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包炎:自身免疫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容易诱发心包炎,表现为胸痛、胸闷、血压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心包穿刺术来抽取积液。
建议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长距离快走、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及器械肌肉训练等。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