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猩红热后一般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并不一定会获得持久免疫力。
猩红热是一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退疹后出现脱屑,少数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出现心脏、肾脏、关节损伤。
患猩红热后,患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体内会产生抗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抗菌抗体具有型特异性,可抵抗同型菌;其中,抗红疹毒素抗体免疫力持久,但因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所以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性。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咽拭子或脓液培养、抗链球菌素O效价滴度检测以及超声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头孢克肟胶囊、红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时需积极进行升压、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处理。另外,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患者患病期间应做好隔离工作,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