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胃肠道不好、口臭吃什么中药调理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胃肠道不好、口臭吃黄连、佩兰、山楂、茯苓、石斛等中药调理,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吃药。
1.黄连:其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对于胃肠道湿热导致的口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爽等症状效果显著。可单味泡水饮用,能清肠胃之热,改善因湿热蕴结中焦引起的口气秽浊,但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苦寒伤胃。
2.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所致的口臭、口中甜腻、食欲不振、脘痞呕恶等。可将佩兰煮水,代茶饮,其芳香之气能化湿浊,令脾胃气机通畅,口臭自消,日常还可放于室内,起到清新空气、预防异味的作用。
3.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对饮食积滞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口臭效果良好。若因暴饮暴食,食积不化,出现胃脘胀满、嗳腐吞酸、矢气臭秽,可用山楂煎水服用或制成山楂糕等食用,促进消化,减轻胃肠负担,使口气清新。
4.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针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导致的口臭、大便溏稀、神疲乏力,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常与白术、山药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也可单用茯苓煮粥,健脾祛湿,增强脾胃功能,从根源上改善胃肠道环境,减轻异味。
5.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对于胃阴不足,口干舌燥、胃脘隐痛、干呕、口臭者适用。可将石斛或与麦冬、玉竹等搭配煲汤,滋养胃阴,濡润口腔,缓解因阴虚有热产生的口臭,提升胃部舒适感。
使用中药调理前,尽量咨询中医,辨清体质与证型。日常饮食规律,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有助于改善胃肠道与口臭问题。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