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补阳气去寒湿中成药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补阳气去寒湿的中成药包括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艾附暖宫丸。
1、金匮肾气丸:当人体阳气不足,尤其是肾阳虚时,会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小便频数等情况,同时寒湿之邪也易趁虚而入。金匮肾气丸含有地黄、山药、山茱萸、附子、肉桂等多味药材,地黄、山药、山茱萸可滋补肾阴,为阳气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附子、肉桂则能温补肾阳,驱散寒邪,整体起到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有助于补充阳气,去除寒湿,改善因肾阳虚及寒湿所致的诸多不适。常见剂型有大蜜丸、水蜜丸等,可按说明书规定剂量服用。
2、附子理中丸:对于脾胃阳气虚弱,寒湿内停于脾胃的情况较为适用。其主要成分有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附子、干姜可大补脾胃之阳气,驱散脾胃寒湿之邪,党参、白术能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使脾胃阳气充足,运化有力,寒湿得以化解排出,缓解因脾胃阳虚寒湿导致的胃脘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有浓缩丸、水丸等剂型,按相应要求服用即可。
3、桂附地黄丸:此药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肉桂、附子,在补肾阴的基础上着重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湿内生的状况,像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表现。肉桂、附子温阳散寒,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肾阴,阴阳并补且侧重于补阳,可有效补充阳气,去除寒湿,其常见剂型为大蜜丸、小蜜丸等,遵照说明书服用,改善身体阳虚寒湿的状态。
4、右归丸:主要针对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较严重,寒湿之邪困阻的情况。药物组成包含熟地黄、附子、肉桂、山药、山茱萸等,熟地黄等滋补精血,为阳气化生提供物质基础,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振奋阳气,驱散寒湿,可改善畏寒肢冷、阳痿遗精、腰膝软弱等肾阳虚且寒湿内盛的症状,一般有大蜜丸、水蜜丸等剂型,按用法用量服用,达到补阳祛湿寒的功效。
5、艾附暖宫丸:常用于女性因阳气不足,胞宫虚寒,寒湿凝滞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情况。含有艾叶、香附、吴茱萸、肉桂等成分,艾叶、肉桂等能温经散寒,暖宫止痛,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通过补阳气,驱散胞宫的寒湿之邪,恢复胞宫正常的气血运行和功能,有大蜜丸、小蜜丸等剂型,按规定服用,调理女性阳虚寒湿相关病症。
选用这些补阳气去寒湿的中成药时,应先咨询医生,明确自身体质以及阳虚寒湿的具体情况,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药不对症或引发不良反应,同时要配合适当的饮食、运动等生活调理,综合改善身体状况。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