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妇产科

月经憋着出不来怎么办

医生头像

张露 副主任医师妇产科

三级甲等山东省立医院

月经憋着出不来可能与腹部着凉、激素不稳定、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腹部着凉:腹部受寒可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血液淤积,影响月经周期,甚至导致月经不来或痛经。因此,在经期前后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使用冷水,并远离生冷食物,以防体内寒气过重,影响经血流通。
2、激素不稳定: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可能波动较大,出现紊乱现象,也可能导致月经延后。为保持激素平衡,建议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对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影响。
3、盆腔炎:盆腔炎作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可影响女性月经的正常周期,导致月经延后等症状。一旦发现盆腔炎症状,应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胶囊、头孢克肟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等药物抑制细菌或真菌的生长,起到消炎的作用。
4、子宫内膜炎: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感染细菌,进而引发炎症。子宫内膜炎不仅会引起性交疼痛和出血,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粘连,影响月经的正常排出。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盐酸环丙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以消除炎症,恢复子宫内膜健康。
5、宫颈炎:宫颈黏膜感染病菌同样会诱发炎症,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不规则流血等症状。若炎症反复发作,还可能引起宫颈粘连,阻碍月经的正常排出。可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奥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炎症症状,促进宫颈健康恢复。
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