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中医治疗肝病方法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中医治疗肝病的主要方法是辨证论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和症状来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肝郁脾虚证、湿热郁结证、气滞血瘀证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肝郁脾虚证:当患者经历肝部的胀痛、情绪低落、腹部胀满、大便稀溏、舌头上的苔白以及脉搏的弦状或缓慢时,通常可以将其诊断为肝郁脾虚的症状。治疗方法应着重于疏通肝气、消除郁结、强化脾脏并化解痰液,可以考虑使用柴胡疏肝散的加减方案。
2、湿热郁结证:由于湿热内蕴的影响,肝气会出现郁结,这导致患者经常出现肝脾区域胀痛、身体和眼睛发黄、口渴口苦、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多种症状。病机多为肝胆郁热、脾胃湿阻。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清除肝经的湿热,并可以选择使用龙胆泻肝汤的加减版本。
3、气滞血瘀证:由于心情压抑或受到外部邪气的侵扰,患者的肝气长时间郁积不畅,导致气滞和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出现胸部和胁部的胀闷、疼痛、易怒、胁下的痞块和刺痛,以及拒绝按压的症状。本病属于中医“胁痛”范畴,多由肝脾肾亏虚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应采用活血祛瘀和疏肝理气的方法,可以考虑使用血府逐瘀汤的加减方案。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