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流产后有可能影响以后妊娠,但并不一定,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35岁的女性,本身卵巢功能已开始逐渐下降,卵子质量也可能有所降低。流产手术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损伤,如刮宫过度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影响受精卵着床,增加不孕的风险。术后若发生感染,引起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或盆腔粘连,使精子与卵子难以相遇结合,或者受精卵无法顺利到达子宫腔而发生异位妊娠。此外,多次流产还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卵巢正常排卵功能,进一步降低受孕概率。然而,如果流产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且在流产后注重身体调养,子宫内膜和内分泌系统能够恢复到较好状态,仍有较大机会再次正常受孕。所以在流产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性激素六项检测内分泌功能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对后续妊娠的影响,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治疗,如子宫内膜薄时可使用药物促进内膜生长。
日常护理方面,流产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促进身体恢复。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和卫生巾,术后1个月内禁止同房和盆浴,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