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和阴道出血可能是激素变化、排卵期出血、阴道炎、宫颈息肉、子宫颈癌等因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采取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激素变化: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敏感性增加,出现瘙痒,有时也会伴有少量出血。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
2.排卵期出血:排卵时,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少量脱落,可能导致阴道出血,同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刺激引起瘙痒。一般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注意休息即可。若瘙痒明显,可用清水清洗外阴,必要时外用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软膏、氧化锌软膏等。
3.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等,炎症刺激可导致阴道瘙痒、出血。滴虫性阴道炎可口服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外用甲硝唑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可外用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硝酸咪康唑栓等。
4.宫颈息肉:宫颈组织增生形成息肉,可能引起接触性出血和阴道瘙痒。较小的息肉以观察为主,较大的息肉需要手术切除。术后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
5.子宫颈癌:癌组织侵犯宫颈血管可引起阴道出血,同时伴有分泌物异常和瘙痒。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化疗药物有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上述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用药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