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有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等,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川芎: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其是血中气药,善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在治疗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疼痛方面应用广泛,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妇科瘀血病症,川芎能活血调经;对于胸胁疼痛,其可通行气血,化瘀止痛;在头痛的治疗中,无论是风寒、风热还是血瘀头痛,川芎都可发挥作用。其活血之力较强,又能行散气滞,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增强药效。
2.延胡索: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脾、心经。具有显著的活血、行气、止痛功效。其止痛作用良好,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无论是胃脘痛、胸胁痛、痛经还是跌打损伤疼痛等,都可以使用延胡索来缓解。现代研究也表明,延胡索含有多种生物碱,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常被制成多种剂型用于止痛。
3.郁金: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其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效。对于肝郁气滞血瘀导致的胸胁刺痛、闭经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郁金还能清心解郁,对痰气交阻、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痫发狂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其利胆退黄之功可用于治疗黄疸等病症,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对其他脏腑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4.姜黄: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其主要用于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尤其适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等。在治疗风湿痹痛方面,姜黄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祛风除湿,对于气血瘀滞型的风湿病症是很好的用药选择,常与羌活、防风等药物配伍,增强祛风湿、行气血的功效。
5.乳香: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其能促进瘀血消散,减轻疼痛;在疮疡痈方面,乳香不仅能活血化瘀,还能生肌收口,促进伤口愈合,是外科常用的药物之一。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体质来选择。在使用这些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在日常护理方面,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气血瘀滞的情况;同时,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减少瘀血的产生。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