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子宫异常出血可以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宫腔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检查来查出原因。
1、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直接观察阴道、宫颈的情况,查看是否有损伤、炎症、息肉等肉眼可见的病变。例如,宫颈息肉是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妇科检查可以直接发现息肉的大小、位置等情况。同时,医生还可以进行双合诊或三合诊,了解子宫的大小、形状、质地以及附件区有无压痛、包块等,对子宫及周围组织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初步判断。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对于子宫内部,能够看到子宫内膜的厚度、是否有肌瘤、囊肿等病变。如果是子宫内膜增厚导致的出血,超声可以及时发现。而且,在怀孕相关的异常出血情况中,超声还能确定是否为宫外孕、葡萄胎等异常妊娠情况。
3、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主要是检测激素水平。例如,检查性激素六项,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睾酮。这些激素的水平变化与月经周期和子宫出血密切相关。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激素水平的异常。另外,还可以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用于判断是否怀孕以及是否存在与怀孕相关的异常出血,如先兆流产、宫外孕等。
4、宫腔检查:宫腔镜检查是一种直观的检查方法,其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对于发现子宫内膜微小病变、宫腔粘连等情况有很高的价值。在宫腔镜下,如果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或者其他病变,可以同时进行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
5、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也是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确定子宫内膜是否存在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不过,这种检查方式是有创的,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和并发症。
如果出现子宫异常出血,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史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明确出血原因,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