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皮肤性病科

小脚趾边上有个硬包疼

医生头像

周怡 主治医师皮肤性病科

三级甲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脚趾边上有个硬包疼的原因包括鸡眼、胼胝、跖疣、痛风石、腱鞘囊肿等,若小脚趾边上出现硬包且疼痛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1、鸡眼:多因脚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如穿过紧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导致局部角质层过度增生。鸡眼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嵌入皮内,其尖端压迫神经末梢,所以行走或站立时会有明显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苯酚贴膏、尿素乳膏、维A酸乳膏等药物,有助于软化角质,减轻疼痛,但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
2、胼胝:通常是由于小脚趾外侧长期受压、摩擦,使皮肤角质层增厚形成。呈黄色或蜡黄色增厚的斑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一般无明显疼痛,但若过度增厚或受到进一步挤压刺激时也会出现疼痛。可使用水杨酸软膏等角质剥脱剂,同时更换合适的鞋子,减少摩擦,多可逐渐缓解。
3、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小脚趾边上表现为黄豆大小的角质性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角质软芯及散在的小黑点,常有压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
4、痛风石:对于患有痛风的患者,当血尿酸水平长期升高,尿酸盐结晶可在小脚趾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大小不一,质地较硬,可导致关节畸形、疼痛、活动受限,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疼痛剧烈。治疗上需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同时调整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5、腱鞘囊肿:小脚趾关节附近的腱鞘囊肿可因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而导致。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有弹性,与皮肤无粘连,可伴有疼痛或压痛,尤其是在活动小脚趾时可能加重。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暂不处理,若囊肿较大或疼痛明显,可考虑手术切除。
平时不要自行用剪刀、刀片等尖锐工具修剪或刺破硬包,以免引起出血、感染或导致病情加重。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