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水泡挤掉了又长出来,可能是局部组织渗液、接触性皮炎、汗疱疹、手癣、湿疹等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1、局部组织渗液:水泡挤破后,局部组织可能继续渗液,形成新的水泡。小水泡一般不建议挤破,等待其自行吸收。若水泡较大,应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液体,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2、接触性皮炎:手部接触到过敏原,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形成水泡,并可能反复发作。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异丙嗪片等药物抗过敏,缓解不适。
3、汗疱疹:一种周期性发作于掌跖的水疱性疾病,可能与局部过敏、皮肤癣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保持手部干燥,建议遵医嘱使用尿素乳膏、水杨酸软膏、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轻不适症状。
4、手癣: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常表现为手部皮肤有水泡伴瘙痒,挤破后可能再次形成。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片、盐酸布替萘芬乳膏、盐酸萘替芬乳膏等药物来治疗。
5、湿疹:手部长期接触热水、肥皂、洗涤剂等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形成湿疹,表现为水泡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盐酸氯环利嗪片等药物来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应该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对机体健康造成损害。平时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