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指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一般指发热。如果在距离喝酒不满24小时的时候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情况,一般不建议吃药。但如果在喝酒24小时后出现此类情况,并且腋下体温超过38.5℃,通常可遵医嘱吃药。
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发生于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果患者在喝酒之后出现该情况,并且有发热的症状,但距离喝酒不到24小时,一般是不建议吃药的。因为此时患者体内通常存在较多酒精,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而药物通常也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容易增加肝脏的负担。此外,酒精通常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若过早用药,药物也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进而引起或加重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但是,如果距离喝酒已经超过24小时,并且患者的腋下体温已经高于38.5℃,患者通常可以吃药,以免体温持续升高,造成多种器官功能紊乱或下降。需注意,患者此时通常可以服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来退热,但应避免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控制喝酒的频率,不宜过量饮酒。在发热时,患者还可以进行温水擦浴,也可以在额头敷退热贴,以进行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