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半夏的副作用和毒性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半夏是一种中药,分为生半夏和制半夏,生半夏的毒性比较大,因此需炮制后使用,生半夏经过炮制成为制半夏后毒性大幅下降。半夏的副作用主要有呕吐、药物性过敏、胃肠道不适等,毒性主要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一、副作用
1.呕吐:半夏对喉部及口腔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效应,可能触发机体的呕吐反射,导致呕吐症状的出现。
2.药物性过敏:部分患者在使用半夏后,可能会遭遇药物性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
3.胃肠道不适:半夏还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恶心、腹部疼痛及腹泻等一系列胃肠道不适感受。
二、毒性
生半夏因其内含丰富的生物碱成分,如胆碱和阿托品等,这些物质能与神经系统的特定受体结合,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显著影响,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毒性。中毒后,患者常会出现口舌区域的麻木感、咽喉疼痛干燥、上腹部不适感、声音变得嘶哑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为了减轻半夏的毒性并缓和其药性,通常需将其炮制成制半夏后再使用,且要与其他药物共同煎煮后服用,这一方法能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切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影响自身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