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性荨麻疹通常与药物影响、接种疫苗、注射异体血清相关,一般可通过皮肤护理、饮食调整、调整用药方案、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等方式进行干预。
一、原因
1、药物影响: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苯妥英钠片等药物,可能会有异种血清抗原成分进入患者体内,此类成分可能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可能诱发血清病性荨麻疹。
2、接种疫苗: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生物制品,在接种此类生物制品后,患者体内通常会形成抗原复合物,机体可能受到刺激,容易出现过度免疫应答,可能引发血清病性荨麻疹。
3、注射异体血清:如果患者的体内注入了异体血清,可能会形成较多免疫复合物,容易刺激免疫系统,可能出现血清病性荨麻疹。
二、干预方式
1、皮肤护理:在血清病性荨麻疹发作时,患者应避免抓挠出现了红斑、风团等皮损的部位,不宜过度擦洗、烫洗局部,以免加重皮肤受损程度,引起灼热、刺痛等不适症状。
2、饮食调整: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地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百香果、芹菜等,但要尽量忌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蒜等,以免影响皮肤状态的恢复。
3、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明确血清病性荨麻疹与药物相关,患者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以免机体持续受到刺激。需注意,患者应避免自行盲目停药,在停药前要咨询医生,由医生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4、口服药物:在确诊血清病性荨麻疹后,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颗粒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通常可以选择性地拮抗外周H1受体,能够发挥抗组胺的作用,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
5、外用药物: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此类药物通常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还有利于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通常能够促进局部皮损消退。
若明确患有上述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