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中医科

孩子睡觉出虚汗吃什么

医生头像

余晓阳 主任医师中医学

三级甲等重庆市中医院

孩子睡觉出虚汗可能是由气虚、阴虚、营卫不和、脾胃积热、心脾两虚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处理,不能随便吃东西。
1.气虚:孩子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如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久病等,导致正气亏虚,气不固表,津液外泄,从而出现睡觉时出汗较多,尤其是头部和颈部,常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症状。可服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以益气固表止汗。
2.阴虚:热病之后、素体阴虚或过食辛辣、温热之品等,灼伤阴液,阴虚生内热,迫使津液外泄,出现夜间盗汗,即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还常伴有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心烦失眠、大便干结等症状。可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的药物,滋补肾阴,清热敛汗。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黑芝麻、雪梨等。
3.营卫不和:孩子外感风寒之邪后,治疗不彻底,邪气未尽,营卫失调,卫气不能固护肌表,营阴不能内守,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睡觉时出汗,常伴有轻微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感冒症状,或无明显外感症状,但汗出恶风、周身酸楚不适。可服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吹风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4.脾胃积热:孩子饮食不节制,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滞内生,郁而化热,热迫津液外出,表现为睡觉时头部、颈部、背部出汗较多,汗出黏腻,还伴有口臭、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状。可服用保和丸、清热泻脾散等清热化积的药物,消食导滞,清泻脾胃积热。饮食上应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萝卜、菠菜、香蕉、苹果等,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清除脾胃积热。
5.心脾两虚:孩子思虑过度、劳心伤神,或大病久病之后,损伤心脾,气血不足,心失所养,脾失健运,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睡觉时出汗,常伴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可服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养心健脾、益气补血的药物,以补养心脾,收敛汗液。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日常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