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脚缝里面脱皮了,可能是摩擦、汗疱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湿疹、足癣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1.摩擦:小孩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子过小、过硬或过紧,脚在鞋子里频繁摩擦,尤其是脚缝部位,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出现脱皮。要及时更换合适的鞋子,减少摩擦。可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皮肤修复,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
2.汗疱疹:可能与遗传、过敏体质、局部多汗或接触刺激性物质有关。小孩脚部出汗过多,汗液潴留于表皮内,引发炎症反应,使脚缝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干涸后就会脱皮,常伴有瘙痒和烧灼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减轻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止痒抗过敏,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症状。
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在小孩身上,脚缝皮肤角质层的连接力减弱,出现片状脱皮,一般无明显瘙痒或疼痛。可外用尿素维E乳膏、凡士林等保湿剂保持皮肤滋润,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C片促进皮肤修复,避免撕扯脱皮部位,防止损伤皮肤。
4.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导致,如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纤袜子材质)、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等。过敏原刺激引起皮肤炎症,脚缝处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脱皮,常伴有剧烈瘙痒。治疗可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抗炎,口服抗组胺药如依巴斯汀片抗过敏,若有渗出可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同时要避免接触致敏原。
5.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小孩活泼好动,脚部易出汗,若经常穿不透气的鞋袜,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真菌滋生。真菌在脚缝处生长繁殖,侵犯皮肤角质层,分解角质蛋白,导致皮肤角质层脱落,出现脱皮现象,还可伴有瘙痒、水疱等。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膏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能抑制真菌生长;使用硝酸咪康唑散保持脚部干爽,减少真菌滋生环境;若症状较重,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抗真菌,但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使用上述药物时务必谨遵医嘱。日常护理要保持小孩脚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选择透气、柔软、大小合适的鞋子和纯棉袜子。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