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科

胸闷、气短、感觉喘不过气来

医生头像

王学林 副主任医师内科

三级甲等河南省人民医院

胸闷、气短、感觉喘不过气来,可能是情绪激动、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心肌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1.情绪激动:情绪激动时,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的症状,常伴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应保持冷静,深呼吸,放松心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接触过敏原或冷空气时,可能引发哮喘发作,出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的症状,常伴有咳嗽、咳痰、喘息等表现。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硫酸特布他林片等药物,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3.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可能压迫肺组织,导致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若积液量较大,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螺内酯片等药物,促进积液排出,必要时可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
4.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出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的症状,常伴有胸痛、心悸、乏力等表现。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的症状,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茶碱缓释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等药物,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日常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