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停用致敏药物、系统治疗、局部治疗、防治继发感染、支持疗法等,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停用致敏药物:一旦发现药疹,应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包括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以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2、系统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采用系统治疗。主要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这些药物能够阻断组胺受体,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改善不适症状。同时,可辅以维生素C、钙剂以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应及早、足量使用,根据病情选择剂量,并在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3、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特点选用适当的外用药膏。对于红斑、丘疹为主的皮损,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对于糜烂渗出的皮损,可用氧化锌和抗生素药膏。这些药膏具有消炎止痒、抗过敏、抗炎的功效,有助于快速控制病情发展。
4、防治继发感染:药疹患者易发生继发感染,因此防治继发感染是关键措施之一。如有感染存在,应选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磷霉素等。在细菌学检查结果报告后,可结合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5、支持疗法:对于重症药疹患者,由于高热、进食困难、创面大量渗出或皮肤大片剥脱等常导致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应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补充水、电解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必要时可输入新鲜血液、血浆或蛋白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同时,对于内脏受累者也应做相应处理,如伴有肝脏损害时,应加强保肝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与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用药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