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胳膊肉内出现密密麻麻的颗粒状疙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湿疹及病毒感染等,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1、毛囊炎:由细菌感染毛囊所致,表现为红肿、疼痛的颗粒状疙瘩。治疗可采用碘伏消毒,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以抗菌消炎。
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管堵塞形成囊肿,若无症状可观察;若增大或产生压迫,建议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一般无效,需通过外科手段解决。
3、脂肪瘤:因皮下脂肪细胞堆积过多而诱发,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可逐渐增大。若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难以消除脂肪瘤,需依赖手术。
4、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可能表现为颗粒状疙瘩伴瘙痒。治疗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结合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抗炎治疗。
5、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引起颗粒状小肉粒。治疗方面,除物理疗法如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外,还可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更昔洛韦软膏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腋下胳膊肉内的颗粒状疙瘩,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时,需要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抓挠,有助于病情恢复。